immaculate-conception3i無染原罪瑪利亞

張春申

禮儀年中,聖母誕生是在九月八日,於是她在母胎中,生命開始的慶節是十二月八日,正好是在禮儀年的將臨期之初,紀念天主救恩末期已將來臨。教會如此措施非常適當;也可使這期「專欄」作為禮儀年的第一篇。

「原罪」這個神學名詞由聖奧斯定而來,然而它的信仰內容更早即已在教會為嬰兒授洗之舉中萌生。更加確切地說,由於教會信仰耶穌基督是全人類的唯一救主、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因此所有的人,包括嬰兒在內都是有罪,皆由基督十字架上的祭獻得到罪之赦免。如此「原罪」信仰已經包括在內;基本上,這在保祿羅馬書第五章中已有肯定。「故此,就如罪惡藉著一人進入了世界,死亡藉著罪惡也進入了世界,這樣死亡就殃及了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五12;參閱五18-21)。保祿同時也提及亞當與未來的亞當(同上,五14),他一定想起創世紀的原祖故事(三章)。有鑑於此,奧斯定在他與強調自救的對手白投奇之爭論中,應用了「原罪」這個名詞,一直沿用在基督教會的教理中間。

至於原罪神學,經過脫利騰大公會議到今天梵二大公會議之後,解釋方向有了相當大的發展;原罪與本罪不同,有些神學家稱之為「世界之罪」,後者也是聖經名詞,它實是人間罪的結構,或罪的氛圍,它自人類伊始,一直延續下來,無人不受其影響及控制。基督是除免世罪的羔羊,祂的救恩旨在拯救萬有超脫或者抵制世罪的網路的權勢。於是雖然眾人皆有原罪,仍能由基督而得救恩。

有關聖母瑪利亞的無染原罪的信德道理,教會是在上述的框架中逐漸意識清楚的,其中也有神學家的不同貢獻,我們同時必須略述經過。

至於首創原罪名詞的奧斯定雖然堅持聖母自己無罪「本罪」,不過她是人類一份子,受孕之始也在原罪的霸權之下。此說就從此傳下,少有異議,即使教會對於耶穌母親的重要地位已在逐漸表達之中,比如稱她為「新厄娃」,尤有甚者敬她為「天主之母」。因此不免亦有思想家,猶如異軍突起,懷疑聖母是否亦受原罪之累。中古世代有本篤會修士曾謂聖母無染原罪。但這是曠野之聲,影響不大。另一方面,神學界中已經見出問題之真正所在。瑪利亞既屬世人,需要基督的救贖恩寵,奚能不受原罪之染。為此,即使中古教會的大聖、對聖母敬愛聞名的熙篤會士聖伯爾納德也持聖母染有原罪之說。神學巨子聖多瑪斯亦然。

神學歷史中此後有方濟會的董思高真福者,一般都認為他對此提出新論,開創聖母無染原罪之說。他的論題包含兩個要點:一方面承認聖母瑪利亞「應該」承擔原罪,另一方面,由於她在救恩史上扮演救主之母的角色,於是天主「提前」將基督的恩寵傾注在她生命的初刻。這樣一方面承認所謂「應該」,另一方面肯定她始孕無玷。董思高的說辭頗有見地,想得足夠周詳,逐漸在聖母論上得到支持;間接也影響了教會信仰意識的演變。然而,尚得等待四個多世紀,公元一八五四年,教宗碧岳第九世,以宗座不能錯誤的權威,宣布聖母無染原罪的信德道理。但是教宗在詔書中,並未應用「提前」、「應該」等等牽涉神學解釋的言辭,僅是宣告聖母瑪利亞由於天主的特殊恩典,在受孕的初期不受罪惡的玷染。

如此,原始福音所說:「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後裔和她的後裔之間,她的後裔要踏破你的頭顱,你要傷害他的腳跟。」(創三15),似乎發揚了它的圓滿的意義。另一方面,值得同時提出聖母顯現法國露德,以及村女伯爾納黛德的故事。一八五八年當她詢問顯現貴婦的名字時,聖母卻答說:「我是始孕無玷者」。雖然此事發生在教宗欽定信理之後,仍舊引起特別的重視,因為這話決非一位單純、不學無術的村女所能想像出來的;它應該來自啟示。

不過,欽定信理之後,神學界承繼附帶的問題,我們必須追蹤,因為發展到今天,又開啟新的視野。問題是這樣的:雖然聖母由於天主「提前」賦與基督的救恩,不受原罪玷染,但她既是人類一員,仍然如同眾人「應該」承擔。神學界中繼續研討此種「應該」的性質。它是存在性的?還是法理性的?基本上,大家認為這樣始能清楚表示聖母瑪利亞亦是被救贖者之一。不過,此後所有神學討論予人難以捉摸的感覺。無論如何,事實上,它卻引人重新思考整個問題。下面介紹的即是聖經學家杜韋神父的觀點,同時也配以作者的詮釋。(瑪利亞~聖神和教會的畫像,上智)

根據路加福音的報喜資料(一26-38),瑪利亞滿被聖寵(一28),她是基督降生人間末世救恩時代的準備;也可視為上主之神充滿人間的契機(參閱則三十六26-28)。聖母無染原罪因此應該從這個觀點來討論,也即是朝前看向她生產的末世時代的「新亞當」;而不是回顧創世之初遺害後代的「舊亞當」。於是聖母瑪利亞與耶穌基督緊緊契合,古代教會早已稱她為「新厄娃」。因此,瑪利亞在救恩計畫中由於基督的緣故,自始屬於新創造時代,所以與「舊亞當」的罪無關,她並不「應該」為原罪玷染。由於她預定為救主之母,為了準備祂降生,她早已受到聖神、基督之神的祝聖,成為「滿被恩寵者」。天使向她致候:中文的「萬福」原是「喜樂罷!」的意思,這是舊約先知早已遙呼的祝辭:「熙雍女子,你應歡樂!以色列,你應歡呼!」(索三14;參閱匝二14),因此,瑪利亞是新約時代的前鋒,只有恩寵,一無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