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第二主日

將臨期第二主日

“你們悔改吧,因為天主的國臨近了”。 在這先知若翰的聲音出現之前, 猶太人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中沒有先知聲音的出現。 以色列子民一直盼望著天主的聲音,一直期待著天主許諾的出現。 若翰出現了, 天主的聲音也再次迴盪在曠野中。聲音帶來了熟悉的“悔改”的召叫,但也同時有了新的訊息“天主的國臨近了”。 這是被侵略、被壓迫的以色列子民夢寐以求的期許,他們期待天主國的來臨。所以他們爭相告知,都來接受若翰的洗禮以表懺悔之心,因而得以天主的赦免。 這是耶穌來以前,若翰的呼聲, 這也是耶穌開始選講福音時訊息。“你們悔改吧,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了。”...

將臨期第一主日

將臨期第一主日

時常醒悟: 將臨期已到, 每年將臨期的福音都提醒我們要醒悟,準備自己迎接主耶穌的來臨。 耶穌在福音中不斷提醒人們要醒悟。醒悟是心靈警覺。 醒悟的心是潔淨的心; 醒悟的心是祈禱的心;醒悟的心是仁愛的心。 只有醒悟的心才可於耶穌相遇, 只有醒悟的心才是為面對未知將來的最好準備。只有在驚醒中, 我們也可意識的天主的臨在、迎接主耶穌的救恩。 是的,我們要準備好耶穌圓滿的救恩在末日要到來, 但我們也知耶穌的救恩天天陪伴著我們。 如果我們沒有醒悟祈禱,耶穌的恩寵會從我們的生命中悄悄滑過、我們會與耶穌的救恩失之交臂。...

基督普世君王節

基督普世君王節

不是君王的君王:從耶穌的誕生到耶穌的死亡, 祂從來沒有以世界上君王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中間。耶穌誕生於馬槽中、祂行走於貧窮可憐的人群中, 祂與罪人一起吃飯,祂為門徒洗腳;這何以稱為君王。 即使是,當人們因看到耶穌的顯示奇蹟大能時,要推舉祂為王, 祂也默默的從人群中離開, 因為耶穌知道祂來到人世間不是做人世間的君王。當面對彼拉多審判時的問題, “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 耶穌也沒有自己承認祂是君王, 祂只是回答說,“這是你說的。”...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聖經中的末世預言總是給我們帶來恐懼、害怕的感覺。 耶穌在今天福音中就預言了聖殿的毀滅。到時不僅有假先知的出現,還有戰爭、地震、瘟疫各種災難的凶兆,並且,因耶穌的名字,門徒也會面臨憎恨、迫害、被出賣,甚至被殺害。這樣的情景當然人人都會害怕。 確實如此, 耶穌經歷就是這樣的遭遇; 他被捕、迫害,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 跟隨耶穌的很多門徒也遭遇同樣的待遇。除了門徒因主的名受迫害外,世界也在不斷經歷各種自然災害。 不論是自然災難,還是人生的不幸遭遇,我們都需要有力量面對,都需要在災難中尋找生命的意義及天主愛的臨在。...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透過復活看生命: 主日福音中,不相信復活的撒杜塞人問耶穌,如果七個兄弟娶了同一妻子,將來復活時,這個婦人應該是誰的妻子?撒杜塞人以為這個假設會讓人覺得相信復活很荒唐。 但耶穌告訴他們說 ,「今世之子也娶也嫁;但那堪得來世,及堪當由死者中復活的人,他們也不娶,也不嫁;甚至他們也不能再死,因為他們相似天使;他們既是復活之子,也就是天主之子。」並說,「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所有人為祂都是生活的。」 很明顯,撒杜塞人是透過今世的世俗來看來世的復活,這樣的話,有限的現世眼光當然不會明白、不會了解復活的道理,也不會相信復活。...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救恩進入家中: 今天的福音中,路加記載匝凱悔改的故事。 匝凱是稅吏,公認的罪人;他身材短小,當耶穌經過時,他想看看耶穌是誰,他就爬上了一顆桑樹。 耶穌抬頭一看,看到了樹上的匝凱,對他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匝凱喜出望外,高興的接待耶穌。 當人們私議,「耶穌竟然到有罪的人那裡投宿」時, 匝凱就表示了回頭的決心, 將會自己的財產的一半施捨給窮人,以四倍陪賞他曾經欺騙的人。匝凱回頭的故事再一次證明當我們跨出回頭的第一步時,迎接我們的就是天主的慈悲與救恩。...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普世傳教節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普世傳教節

今天教會慶祝普世傳教節。 耶穌召叫所有門徒,召見我們的目的不只是讓我們自己得到救恩,更是激勵我們宣講基督的福音, 將救恩帶給他人。 所以在我們慶祝普世傳教節時, 我們都應該反省我自己有沒有傳教的責任感? 祈禱可以改變一切, 改變自我, 改變我們與主的關係,從而改變其他人與主的關係。 祈禱時福傳的開始! 祈禱的態度:福音中, 耶穌不斷的教導人們如何祈禱。 祈禱時,要對天主有絕對的信心,要誠心誠意;祈禱要堅持不懈。 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教導人們祈禱時應有的態度。...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這個主日的讀經主題是祈禱。 第一篇讀經中記載梅瑟和若蘇厄帶兵和阿瑪肋克交戰的故事。 在戰場上, 當梅瑟高舉雙手時, 以色列就打勝仗,但當他放下手時,就被人家打敗。 梅瑟累了,就由亞朗和胡爾幫助托著梅瑟的手,直到打敗阿瑪肋克。 故事中, 梅瑟高舉的雙手就是祈禱的力量。 我們生活中充滿了挑戰, 光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戰勝生活中的挑戰;只有藉著我們自己與他人一起祈禱的力量才可戰勝我們生命中的種種困難與挑戰。 福音中耶穌的比喻教導我們祈禱要持之以恆。 寡婦的不放棄的精神可以轉變不正義的法官,正義的天主當然會俯允我們的祈禱。...

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

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

感恩的信德: 福音中,耶穌幾次顯神蹟治癒了患痲瘋病的人。當然,每次治癒都顯示耶穌憐憫、慈愛之心。 耶穌愛所有受苦的人,願意治癒所有向祂求助、呼喚的人。 當時, 患痲瘋病的人,是最可憐的人,因為他們被社會、宗教、家庭拋棄,只因痲瘋病的傳染性,所有他們被隔緣,流落街頭。 今天的福音中, 十個患痲瘋病的人,一定聽說耶穌的聲譽, 遇到耶穌,他們就大聲喊說「師父,耶穌,可憐我們吧!」但耶穌沒有向往常一樣立即就治好他們;祂告訴他們「你們去,叫司祭們檢驗你們吧!」他們就順從了耶穌的指示,在去見司祭的路上,他們發現自己潔淨了,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