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八主日

常年期第八主日

自省的門徒:耶穌開始宣講福音時, 首先要人悔改。 當伯多祿第一次認出耶穌為主時, 他開口說,「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悔改是跟隨耶穌的必要條件, 沒有悔改的人,無法真正成為耶穌的門徒,也不可能成為傳播福音的好工具。 所以耶穌在今天福音中指出門徒們及我們常常犯的毛病, 就是我們常常願意指出別人的過錯或罪惡,卻對自己我們的毛病、罪過無任何的反省、改過。聖者才可以藉著自己的言語、行動使人成聖,不然真是就像耶穌所說是「瞎子給瞎子帶路,兩人都跌在坑裡。」所以耶穌一直不喜歡假善人,因為他們對別人批評很多是為掩飾自己罪惡。...

常年期第七主日

常年期第七主日

基督徒的本質與精神: 耶穌的到來是為建立一個充滿和平與愛的國度。 他教導我們以愛勝惡。 我們常聽說,『冤冤相報何時了』。憎恨與報復是惡的根源。 耶穌教導我們要想勝惡,基督徒必須有仁愛、謙讓、大方和寬恕的心, 這樣我們就不會生活在“惡性”循環的圈套中,並且為自己、為社會帶來真正和平的轉變。  耶穌教導我們愛仇人, 為迫害我們的人祈禱。 耶穌自己就是這樣做了。 祂在十字架上為釘祂在十字架上的人祈禱,寬恕了他們人。復活的主也沒有尋求報仇,而是教導門徒們同樣做。  只有十字架上耶穌的仁愛、寬恕精神才可阻止暴力、阻止仇恨。...

常年期第六主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這個主日的福音是路加福音中的 “真福八端” 版;與瑪竇福音真福八端中八個祝福不同, 路加福音這段福音中有四個祝福、四個詛咒。祝福與詛咒形成強烈對比,福音的訊息更震撼。 耶穌的福音是針對所有的人講的。 首先,耶穌來到這個世界特別關照那些貧窮、飢渴、哭泣及受壓迫、受迫害的人。耶穌不僅用現世的方式改變他們的生活—醫治他們、餵養他們。耶穌也從靈性的角度安慰他們,給予他們對美好的將來—天國的祝福與希望。 這是耶穌為貧苦者的祝福。 其次,耶穌來的另一目的就是驚醒罪人的回頭,在現世建立正義、和平的國度。...

常年期第五主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耶穌沒有受到伯多祿的邀請,就上了他的船。我們的天主就是主動的天主。 是因著天主的主動,我們才擁有這個世界,我們的生命及主耶穌帶來的救恩。 是祂首先愛了我們, 在這裡我們可以說,“是天主揀選了我們, 而不是我們揀選了天主。” 門徒們,整夜捕魚,但一無所獲。這也是我們自己生命。 我們整日辛苦忙碌,但總是覺得靈魂空虛、沒有喜樂與平安,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認識耶穌,沒有聆聽祂的教導。 聽從耶穌的教導會讓我收穫生命之糧, 就像門徒聽從耶穌的指導,再次撒網捕到連網都要撕破多的魚。當伯多祿認出耶穌是主時,就俯伏在耶穌面前說“主啊,...

常年期第四主日

常年期第四主日

讓天主作天主: 耶穌傳受福音過程中遇到很多的阻力 。人們即使聽到耶穌宣講的真理、見證了耶穌所行的奇蹟,但很多人還是拒絕接受祂及祂宣講的福音。其原因很多。 今天的福音給我們陳述了耶穌本鄉的人拒絕耶穌的原因是他們對天主救恩狹隘理解。 當耶穌宣讀完依撒意亞先知中關於默西亞的預言並說先知的預言已經在祂身上應驗時,他的本鄉人都驚奇地稱讚祂。 耶穌知道他們的心中的默西亞只屬於他們的, 他們要耶穌只為他們顯奇蹟。 耶穌便開口教訓他們, 並告訴天主如何在歷史中憐憫那些可憐的外邦人。...

常年期第三主日

常年期第三主日

在今天福音中, 我們聽到耶穌在會堂中宣讀依撒意亞先知書對基督的預言: 「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讀完這段聖經後, 他便開始對他們在場的人說:「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 耶穌在祂公開傳福音之時就知道自己的使命, 他是來為社會邊緣的人、弱小可憐的人帶來救恩的。自從耶穌宣布這使命的開始以來、這使命就一直在祂的門徒們和教會中延續著。 首先我們是耶穌使命的受惠者, 我們是領受了福音的人;...

常年期第二主日

常年期第二主日

沒酒了:聖經中有很多婚姻關係象徵我們與天主的關係。 今天福音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婚宴之中。 這是耶穌顯的第一個神跡。 故事記載耶穌和祂的母親瑪利亞及門徒們被邀請赴宴。 宴席中,沒酒了。 是母親瑪麗亞告訴耶穌宴席缺酒, 並告訴僕人聽從耶穌的吩咐。 就這樣耶穌顯了祂的第一神跡,將六大缸的水變成了酒,使得婚宴繼續進行。酒在聖經中象徵天主的恩寵, 生命的活力,生活中的喜樂。 我們生活中也常覺的生命乏味,缺少意義, 又找不到支撐的力量。我們常擔心、害怕; 我們也常因生活不如己意而抱怨, 因生活平淡而沮喪。 我們的生活不再喜樂,生命再無力量。...

主受洗節

主受洗節

在耶穌開始公開傳教生活前, 若翰就開始為默西亞耶穌的到來做準備; 他開始召叫以色列子民悔改, 並在約旦河為他們施以水的洗禮。 當時, 若翰的洗禮,是悔改的洗禮; 民眾們前來懺悔,若翰用水為他們洗身,象徵洗淨他們內心、靈魂。 藉著這種悔改的洗禮,天主啟示以色列子民,他們屬於光明、屬於天主, 而不是屬於黑暗、罪惡。悔改的洗禮就是回歸天主、屬於天主。 如果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麽耶穌接受若翰的洗禮了。 耶穌無罪, 當然祂來讓若翰施洗不是為了悔改。 耶穌是天主子, 祂取了人性降生成人,成為我們當中的一個。...

聖家節

聖家節

主創造了人類、組成了家庭。 家庭是天主的意願, 人應該出生於家庭, 成長於家庭。愛是家庭本質,沒有愛的家也很難成為家。 天主聖子耶穌的降生成人,和瑪利亞、若瑟組成了一個人世的家庭。 耶穌在三十年的生命中與聖母及聖若瑟度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生活。雖然聖經中沒有太多耶穌的童年的故事, 但聖經告訴我們在三十年中 “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 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增長。”(路,二:52)。 當耶穌成人後,他走出了自己的小家庭以建設天主的大家庭。...